当月要点:
1、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三季度重点城市进一步优化调整土拍规则,部分城市收回闲置土地
3、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跃升至第三位
一、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324亿元,同比下降38.1%,受上年低基数影响,相较1-8月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延续低温运行态势,政府推地、房企拿地信心均不足,土地供求两端持续缩量。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均在三成以上,土地出让金降幅超四成,三季度同比降幅略有收窄。土拍方面,房企拿地战线收缩下,仅部分热点城市优质地块房企参拍积极,但底价出让仍是多数城市土拍常态,前三季度300城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下降13.3%,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拿地企业仍集中在央国企和地方国资。
图:2022年1月-2024年9月TOP100房企累计拿地总额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和建发房产位列前三。2024年1-9月,保利发展以756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绿城中国以657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建发房产新增货值规模为612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2024年1-9月新增货值总额4949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0.9%,新增货值门槛为75亿元。
二、三季度重点城市进一步优化调整土拍规则,部分城市收回闲置土地
三季度,为适应市场新变化,提高土地市场活力,重点城市针对土地拍卖规则继续进行一系列优化和调整。一是,取消土拍地价上限,如上海8月15日升级土地出让交易规则,自第五批次起,对市场热度较高的地块施行“双高双竞”举措,最终价高者得;8月28日,深圳宝安区推出地块未设地价上限。当前仅剩北京、深圳等少数城市部分区域仍保持宅地土拍最高限价政策。二是,多地相继调整容积率计算方式,提高实际得房率。7月2日,合肥发布《优化调整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则等相关规划管理要求的通知》,放宽阳台、露台计容规则;7月29日,昆明优化调整了25项指标,明确提出降容积率、降公摊等举措,同时鼓励建设第四代住宅。9月23日,青岛允许架空层和下沉空间不计入容积率,封闭阳台计入一半容积率。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城市通过收回闲置土地方式帮助房企改善土储结构,7月,福州鼓楼区洪山镇政府称华润福州斗池路地块已提出退地申请;8月,越秀发布公告表示政府出于公共利益收回白云区广龙路地块,9月越秀再宣布将广州市番禺区暨南大学北侧地块二的土地使用权交由土地开发中心收储,两次合计获得120亿“应付票据”补偿,获得的地票将用于后续广州购地,此模式为解决土地库存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9月24日,央行提出“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基础上,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支持”。若收购房企存量土地能够得到更多专项债、再贷款支持,将有效改善房企现金流。
三、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跃升至第三位。2024年1-9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115亿元,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54亿元,位列第二;粤港澳TOP10企业拿地金额459亿元,跃升第三,增长较快,主要由于9月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土拍,成交金额较高。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民企也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等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仍保持较高参与度,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则聚焦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金基地产、润达丰滨江等区域性房企深耕重点城市增加土地储备。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9月宅地成交金额最高的地块高达117.55亿元。入榜地块中,天河区临江大道北侧AT080722地块以总价117.55亿元位居榜首,该地块单价高达66957元/平,溢价率达33.4%。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有2宗地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为65.5亿元、120.3亿元、153.1亿元,深圳、苏州、淮安均有1宗地块进入榜单。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数据时间:截至2024年9月30日18:00;
区域范畴: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重点城市;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珠海等9个重点城市;中西部:武汉、长沙、南昌、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